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2022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调研

  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智慧交通系统的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IVHS)。智慧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智慧交通系统的应用场景包括机场、车站客流疏导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人、车、路的和谐、密切配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过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对交通优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智慧交通在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是频繁的交通事故、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使城市承载能力与社会运行效率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各地正在积极构建智能交通体系。

  根据中国智慧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结合交通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情况,2018-2020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总规模由1331亿元增长至1772亿元,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交通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推进,行业整体处于成长期,智能交通的需求增长明确且空间广阔。

  全球智能交通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历程

  全球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美、欧、日先行一步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港口、机场和通信)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在美、日、欧等ITS建设和应用比较先进的国家,ITS发展正处于产业化形成和大规模应用阶段。这些国家制定了不同层次的ITS发展战略规划,对一系列的推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付诸实践。智能交通系统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区是日本,如日本的ITS系统相当完备和成熟,其次是美国、欧洲等地区也普遍应用。

  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兴起于欧美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大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运用,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日本“通产省”在1973年已发起了ITS的研究。1995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面向高度信息和通信社会推进的基本方针》,其中“道路交通信息化”被列在首位。

  欧洲的ITS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领域涉及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1986年,欧洲19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界开始实施EUREKA联合研究计划,旨在建立跨欧盟的智能化道路网。1991年成立了欧洲道路运输远程通讯实施组织(ERTICO)。第二阶段是2003年开始,欧洲提出eSafety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快交通安全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为道路交通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美、欧、日是世界上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应用最好的国家及地区。从它们的发展历程看,国家政策指引及产业投入是智能交通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也基本上完成了ITS体系框架的搭建,并根据自身情况在重点领域推动大规模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已经不仅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它还在城市规划、公共安全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特点

  图表:全球智能交通发展特点

无标题3.jpg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因素

  (1)国家的政策扶持

  交通安全、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技术手段也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出台的“十二五”交通规划中,均将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作为重点发展主题。国家对智能交通行业的扶持与重视必将会给本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2)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智能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化进程与智能交通行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现象日渐严重,必将促进智能交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城际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增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仅覆盖了省会城市和城镇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在城镇人口超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中,只有60%有高速公路连接。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伴随着高速公路、城市交通投资规模的扩大,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

  (3)智能交通系统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智能交通的发展正处于产业化形成和大规模应用阶段,不仅可以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中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均在20万起以上,死亡人数均在10万人以上。大中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影响率达到60%以上;由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占噪声污染的70%以上。

  (4)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增速不断提高,特别是民用汽车增速远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率。1980-2012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78万辆增加到10,933万辆,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2000-2009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约100万人死亡,500万人伤残,1,500多亿元直接损失。

  自智能交通方案实施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61.7万起,至2009年下降为23.84万起。未来二十年内,汽车保有量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速,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各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5)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智能交通产品对市场需求的满足能力越来越高,各种新应用的产品化、市场化使得市场规模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以ETC为例,收费广场式ETC的市场增速保持在20%左右,但是当城市多车道自由流系统的应用成为现实后,市场规模可以迅速实现倍增;而当ETC系统大规模投入停车场管理系统以及车路协同系统后,市场规模又能实现质的飞跃。
(中研网--中研报告)

上一篇:「建筑交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应用
下一篇:完善政策标准提升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
返回

客服
热线

0371-86186088
0371-86186333
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
顶部